2015年,隨著退役批復的下達,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貴州分局(簡稱貴州空管分局)西屋一、二次合裝雷達正式關停,標志著服務近18年的西屋雷達完成使命,光榮退出服務。18年間,西屋雷達佇立在貴陽市森林公園雞冠巖主峰,貴陽管制區中心內,默默地見證了貴州民航發展的歷史,見證了貴州空管體制改革的進程,見證了貴州空管為貴州空域內民航安全運行和效率提升持續保駕護航的奮斗史。
西屋一、二次合裝雷達實景圖。(貴州空管分局供圖)
攻堅克難,櫛風沐雨開好新局
民航貴州空管分局西屋雷達于1996年開始安裝調試,1997年5月28日正式投產運行,覆蓋半徑達370公里。作為主要保障雷達,18年來它一直是貴州空域重要的飛行保障設備。
當年的森林公園雞冠巖路途陡峭,尚未完全開發,施工人員歷時45天才將這個“龐然大物”運抵海拔1324米的龍洞堡雷達站;要實現“大塊頭”的精密運轉,就要進行細致的調試,當年的安裝調試曾遇到了一系列參數匹配、數據異常等問題,技術人員頂住壓力,一路攻堅克難順利完成設備投產任務。
西屋一、二次合裝雷達天線。(貴州空管分局供圖)
18年間,技保人員日復一日地精心維護,西屋雷達持續為貴州空域提供著穩定可靠的服務,為貴州空管的高速發展貢獻力量。
銳意進取,披荊斬棘不懼挑戰
1998年10月,西屋ASR-9一次雷達控制系統故障,貴州技保人成立攻關小組,開展自主維修,夜以繼日排查研究,實現了西屋雷達芯片級維修的第一次嘗試;2005年10月,為了解決大面積掉目標問題,雷達站全體員工堅守山上4、5天,爭分奪秒分析處置;2006年6月,技保的同志們頂著烈日酷暑爬上8米多高的天線,檢查維修天線列饋,成功處置假目標信號……
西屋雷達設備維修資料圖。(貴州空管分局供圖)
18年間,西屋雷達始終堅實守護著黔空航線,貴州技保人也不斷在實踐中磨礪、在歷練中成長、在成長中成熟。成長起來的前輩開始帶著新徒弟認識西屋雷達這位“老伙計”,向他們講述如何悉心照顧這位“老伙計”,如何與它更好地攜手奮進。
西屋雷達與貴州技保人的合影資料圖。(貴州空管分局供圖)
老驥伏櫪,“國產化改造”再展風采
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西屋雷達逐漸步履蹣跚、盡顯老態。2010年4月24日,西屋雷達發生了一次系統性的故障,二次雷達控制終端顯示與DPS(數據處理系統)的連接完全中斷,貴州空管雷達監視設備保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而新的雷達系統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位使用。
和過去無數次一樣,貴州空管分局一方面組織技術力量攻關排故,采取各種可能的措施降低運行風險。另一方面,邀請中南空管局及民航二所、成都、重慶等地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對西屋雷達進行了會診維修。但由于雷達設備老化嚴重、原配件嚴重缺乏,最終無法修復。盡管如此,分局領導及技術人員仍未放棄,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功夫不負有心人,故障的處理迎來了轉機。當年5月,在參觀廣西空管分局的東芝雷達改造項目時,技術人員獲得啟發。最終,雷達性能滿足規范要求,改造后的國產雷達在最短的時間內順利投入使用,“老戰友”再次煥發活力。
工作人員對西屋雷達進行改造資料圖。(貴州空管分局供圖)
生生不息,初心如磐薪火相傳
因西屋雷達已達使用年限,設備老化,于2015年4月退運拆除,隨后貴州分局將其天線移至分局“三中心”平臺上展陳,西屋雷達以另一種狀態繼續陪伴貴州空管成長。2022年7月,西屋雷達天線搬遷運輸至北京民航“三中心”進行展陳,面向更大的舞臺和更多的民航愛好者,細細講述著那段它與貴州空管攜手奮進的歲月。
西屋雷達拆除前新老雷達同框。(貴州空管分局供圖)
西屋雷達的一生,也是一代貴州技保人的青春。他們共同守護著安全底線,不斷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攻堅克難,并肩作戰,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西屋雷達的故事已落下帷幕,但技保人在奮斗中堅守的初心與匠心仍在傳承,貴州空管人的故事仍在繼續……(劉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