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樓是干什么的?”
“這棟樓是養豬的!”
深冬時節,走進位于獨山縣基長鎮的生豬養殖基地,記者被一棟6層的電梯樓吸引,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棟電梯樓是建設的豬舍。
“豬怎么坐電梯?”記者更加感興趣了。
原來,電梯樓豬舍外圍有專門的卸豬區,豬下車后便由此進入趕豬通道,通過通道進入養豬大樓地下室,再乘坐載貨梯到相應樓層。
“豬舍是由貴州獨山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豹毶娇h農業農村局養殖業發展中心綜合科科長陳昌國介紹,貴州獨山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是獨山縣于2020年引進的,目前也是全縣的生豬養殖龍頭企業之一。
為擴大養殖規模,推進智能化養殖,2021年5月,貴州獨山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在獨山縣基長鎮投資建設了一棟電梯樓豬舍。
今年5月,樓房豬舍建成投用,還配套有生活區、附屬設施、治污區、無害化處理區等,同時購置有自動飼喂系統、風機、熱交換等。
豬舍的建成,讓豬群住進了電梯房,夏有涼風,冬有暖氣,一年四季空氣清新。
這種高樓養豬模式,不僅讓豬有了更舒適的環境,能夠有效地阻斷疾病傳播,還大大節省了用地成本,這一棟6層樓的豬舍年出欄量就能達到約10萬頭商品豬。
“目前,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也正在推進樓房豬舍項目建設?!标惒龂榻B,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引進于2016年,現如今是獨山縣另一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已在獨山縣下司鎮建設有泉興、泉旺、泉發三個種豬養殖基地,能年出欄60萬頭仔豬。
同時,公司還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發展種豬繁育、父母代豬、商品豬養殖、飼料生產銷售等,推動產業增效,農戶增收。
近年來,獨山縣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生豬調出大縣和全省生豬產業聚集突破區為目標,發展生豬產業。
發展過程中,獨山縣狠抓項目建設,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生豬生產標準化、現代化水平,增強生豬生產能力、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通過多年的精心培育,目前,全縣已培育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和貴州獨山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兩大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推廣PIC系豬、長白豬、大白豬等優良豬種,輻射帶動上司、下司、基長、百泉和玉水等五個鎮規模養殖場發展,形成生豬產業集群。已建成生豬規模養殖場99個,其中,年出欄千頭以上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建設25個,萬頭場6個,十萬頭場2個,年總產能達93.65萬頭,其中育肥豬33.65萬頭,仔豬60萬頭。
如今,全縣生豬養殖業正向良性健康軌道發展,實現了生產方式的逐漸改變,養殖規模、質量、效益得到有效提升,養殖業現代化發展基本形態正逐步呈現,還獲批貴州省生豬產業聚集突破區及國家首批非洲豬瘟無疫小區。
“我們還在穩步推進玉水鎮梨果塘年出欄4萬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建設及牧原十場等萬頭豬場建設,力爭項目建成投產達效,確保生豬產能穩步增長,加快實現突破100萬頭生豬產能發展目標?!标惒龂f。(記者 畢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