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湄潭縣60萬畝茶山進入管護關鍵階段。在抄樂鎮茶葉基地,無人機低飛而過進行綠色防控作業?!斑@是我們提供的社會化服務,降低了生產成本,培養了一批懂技術的茶農?!变靥犊h落花屯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忠說。
在湄潭,“茶園機械師”隊伍掀起茶葉機械化生產的浪潮。茶產業邁向“高質量”,百姓因茶而富、環境因茶而美、城鄉因茶而興。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湄潭的綠色發展之路是貴州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一個生動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是新時代新征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攻方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貴州持續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567.34億元。
謀布局、興產業,“三產”協同發展蹚新路
一棵辣椒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
聯動一二三產業,130多萬農戶從事辣椒生產、加工、貿易和物流,該產業年綜合產值超200億元。這是遵義市給出的答案。
遵義市常年種植辣椒200萬畝以上,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今年,遵義市蝦子鎮被授予“世界辣椒特色小鎮”稱號。一批規模大、科技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強的企業集聚在此,形成“產業化聯合體”,成為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的重要力量。
“我們這里是重慶德莊對外發展的第一個辣椒精深加工基地。原料來自當地辣椒種植基地,產品通過重慶德莊的銷售渠道‘借船出?!??!弊窳x德莊食品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岳欽松告訴記者,今年產值有望突破9000萬元。
農產品深加工,延伸了產業鏈,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再加上完善的農產品流通設施貫通供應鏈,貴州優質綠色農產品源源不斷走向大市場。而資源融合下催生的多種農業新業態更是持續提升產業價值鏈。
藍莓是麻江縣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已達8.2萬畝,是全國縣級單位種植面積最大的縣。2021年,全縣藍莓產量達3.1萬噸,產值約5.8億元?!凹{莓育苗、種植加工、冷鏈儲運、電子商務、市場銷售和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已經形成?!甭榻h農業農村局藍莓服務中心主任文光忠介紹。
每年藍莓花期到來,麻江縣藍夢谷風景旅游區迎來一批批游客?!啊r旅融合’給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甭榻h農文旅園區管委會主任李家發說,去年,全縣共接待游客302.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0.84億元。
如今,麻江縣打造了一批具有產業基礎、文化內涵、旅游功能、社區特征的特色小鎮,以點帶面、串珠成鏈,逐步形成了凱都經濟帶上的特色城鎮集群。
樹立大食物觀,在地無三尺平的貴州,遵循山地經濟規律,圍繞特色做文章,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是貴州農業發展的方向。茶葉、辣椒、刺梨等種植規模全國第一,累計認證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51個、綠色食品403個。全省林下經濟全產業鏈產值從2016年的101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560億元,平均畝產值達到2000元。
補短板、提效率,農業生產盡顯“科技范”
12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貴州省糧食播種面積4183.1萬畝,比2021年增加1.5萬畝,增長0.04%;糧食總產量1114.6萬噸,比2021年增加19.8萬噸,增長1.8%;全年糧食平均單產較2021年每畝增加4.6公斤,增長1.8%。
三個數據增長的背后,是貴州農業生產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提升。
作為丘陵山區占比最高的省份,貴州人均耕地面積少,加快丘陵山區耕地宜機化的改造,為實行機械化耕種和集約化經營創造了充足的條件。
貞豐縣小屯鎮頭貓村通過改造農田灌溉溝渠、排洪渠、機耕道等基礎設施,過去的低效土地成了高產穩產的良田,機械化使用率更高了?!艾F在我家種的高粱畝產達到了330公斤,比起以前多收了80公斤,收入增加了不少?!贝迕褛w仁友高興地說。
貴州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由數量增長向數、質并重轉變。今年,全省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54萬畝,預計將超額完成260萬畝年度任務。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在安龍縣種植基地,一塊塊像草毯一樣的油菜苗放置在特制的移栽機上,不一會兒功夫,油菜苗便成行成列地栽在地里。這是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最新改良的油菜毯狀苗聯合移栽機,今年首次推廣“即耕即栽”的作業模式,一次下田就能完成旋耕、滅茬、開溝、對縫栽插等多道工序。
“這是貴州首次使用油菜機械化移栽新技術,突破了當前直播油菜和人工移栽油菜存在的局限性?!笔∞r業農村廳農業機械管理處處長唐隆強介紹,“集中育苗+機械化移栽”的方式有利于進一步實現土地利用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在思南縣塘頭鎮場壩水稻基地,沒有農機手,農機設備可以自己完成水稻的種、管、收全部流程。精準定位、設定路線,10分鐘完成一畝稻田收割作業。
今年,安順市平壩區2.3萬余噸秸稈變成牛羊飼料。放眼全省,貴州平均每年秸稈飼料化利用約300萬噸,可節約飼料糧60萬噸,為廣大養殖戶增收19.2億元。廢棄秸稈變廢為寶,推動綠色化的生態循環農業深入發展。
貴州不斷加強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建設,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水平。
專業化、強帶動,新型經營主體“挑大梁”
隨著大量農村青壯年流向城市,農村人口結構呈現老弱幼小現象。面對土地荒廢、農業生產效率下降、效益低等問題,如何破局?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是關鍵。
“一個小時,稻種產值翻5倍?!辟F州兆豐種業公司董事長萬城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
走進公司加工廠內,全自動種業生產線十分顯眼。從各地制種農戶手中收購的稻種,經過混種、精選、光選、色選后,被包裝成不同重量規格的商品化稻種,打上防偽追溯碼等產品信息后銷售到全國各地。
“這套設備1個小時可以完成8000斤稻種的加工。從投料入口到包裝出口,10.5元一斤收購來的原料,就變成了50元一斤的精加工商品?!比f城說,他們還在岑鞏千畝以上基地周邊建成了9個產地種子生產加工服務分中心,在保障種子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龍頭企業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托當地特色產業,豐富了農業經濟經營模式,達成了利益聯結的目標,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接上“大市場”,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澳壳?,我們百香果種植規模有1100余畝,年產百香果80余萬斤。智能化種苗繁育基地正在建設中,預計年育苗60余萬株?!逼教量h富農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江軍海介紹,基地帶動周邊30余戶群眾就業,年用工量超6000人。
接上“大市場”,城鄉雙向經濟循環有了支撐?!暗冗@批南瓜、花生一發走,我們村電商驛站今年的銷售額就突破30萬元了?!?2月12日,印江自治縣刀壩鎮聯豐村電商驛站負責人田容激動地說。聯豐村基礎設施的迅速改善,村民變身供應商,農產品得以快捷出山。
接上“大市場”,新農村建設增添活力。產業好,魅力大,吸引了越來越多人返鄉創業?!八拇ㄒ患茵B殖場在我這里購買了400只兔種,價值6萬元?,F在交通方便,線上一下單,當天就可以發貨?!贝蠓娇h鼎新鄉的王開榮2018年回鄉發展養殖業,取得了較好的收益。據統計,2021年全省返鄉就業創業18.45萬人,其中,返鄉創業6300人。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貴州不斷增強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能力和內生動力。家庭農場不斷提高規模經營效益,農民合作社不斷增強為農服務能力,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龍頭企業逐步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激活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記者 金忠秀)